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刘 璐
6月12日,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辽宁主题采访活动在沈阳启动,记者团第一站来到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展厅中,一个正挥毫泼墨的机器人吸引了大家注意,机器人旁边,“心想事成”“大有可为”“大展宏图”等几幅墨迹未干的隶书作品更是引得大家纷纷掏出手机拍照。
“这是我们的智能机器人‘书法家’,也是我们将协作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成果之一。它可以和人进行语音交互,并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准确解析出语音发起者背后的情感或期望,生成相匹配的书法作品。”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韩天文介绍。
谈及大模型技术与机器人的融合,韩天文表示,大模型可以被理解为机器人的“大脑”,它能听懂人说的话、下达的任务等,并将任务分解为机器人的动作指令,让机器人动起来。大模型技术带来的最大变革就是交互方式的变革,以往人与机器人无法直接交流,需要通过程序语言作为中介,而大模型实现了人与机器人的自然语言交互,这会让机器人操作更便捷,更易理解人的语言。
“通过不同行业的专业数据训练,大模型可被用于诸多领域,‘书法家’机器人只是其中的一种呈现。”韩天文说,未来将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探索、丰富“机器人+AI”的应用实践,将人工智能与各种品类的机器人深度结合,在更多行业、更多细分应用场景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