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门户
NEWS CENTRE
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降级"贯穿我的2023
"消费降级"贯穿我的2023
2024-01-14 阅读:235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若愚

时政观察员

转眼间,又到了一年盘点的时间。“消费降级”是大家热议的话题,我也就此在家人及朋友间做了一次微型调查。

不少人言之凿凿,说自己消费肯定降级了,现在都不敢怎么花钱了。好在微信和支付宝都贴心地提供了年度消费数据汇总,对比之下才发现,其实很多人2023年的开销并不比往年少,真正下滑的是敢于大胆花钱的那份坦然和底气,是对未来的那种不确定和不安感。

“难”是很多人的共同感受,“省”自然就成为集体行动。

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之间,“温差”现实存在着。经济发展曲折向前,而各行各业的情况千差万别,每个人的状况也各不相同。经济复苏怎么更惠及广大百姓、如何更好地提振信心,无疑是需要深入思考和回答的重要议题。

医院常客

这一年,对于我和我的朋友们来说,去医院的频率明显比往年高了,在医疗方面的开支也多了不少。从年初自己二阳,到最后一天小朋友因为甲流发烧,治病健体成为我们家这一年始终绕不开的主题。

还记得那个段子吗?“最近的北京中小学生家长对于孩子的预期已经从‘有个高中上’,调整为‘不发烧就行’了。”高峰在11月份,新冠、甲流、乙流和支原体的混合大军,搅得整座城鸡犬不宁,很多医院的发热门诊和儿科门诊人满为患。

我们家也未能幸免于难。先是我妻子发烧躺下了,在我照顾她一周、没注意戴口罩的情况下,自己也发烧倒下了,嗓子难受得说不出一句话来。。幸好小朋友没被传染上,还能坚持去上课,但是他们班超过一半的孩子都请了病假。妻子感冒症状消失后,咳嗽一直没停,吃了好多种药都没起色,后来她去了一家中医院开了药剂,每天两包,每周花费近400元;喝了1个多月,不适的症状才逐步消失。

妻子说,新冠之后,感觉身体抵抗力差了很多,得好好锻炼了,宁愿在健康上多花点钱,也好过躺在医院里遭罪。为此,她曾在家门口办过一张健身卡,然而后来那家健身房搬走了,她也就没怎么锻炼过。前几天,她查了下那家健身连锁离家最近的点,一番理论之后,对方才答应可以继续使用前面那张卡的余额。

我一个在深圳的朋友,孩子也是因为反复发烧,前后住院了半个多月才恢复。先是甲流,后又遭遇支原体感染,朋友说,对孩子,原来天天焦虑的是学习,此时此刻就觉得学习算啥,身体健康最重要。孩子出院后,朋友给一家人都买了健康险,并决定平时少开支,攒钱以备不时之需。

降薪

我朋友中有不少是公职人员,分布在不同的城市,但不少都遇到了同样的烦恼,那就是——降薪。

朋友小A在一线城市,年终奖和绩效工资大幅下滑,加起来减少了逾10万。朋友小B在东部沿海城市,他们绩效要比往年少五、六万。另一个在西部的朋友小C则表示,身边人都在传要降薪,真实情况如何,还得等靴子落地。大家都谈到,公务员薪资制度改革进程,以及本地财政收入是否紧张,是导致降薪的关键因素。

小A历来量入为出,现在每月少了近1万元,出手就不像以往那么“豪横”了。他说,请朋友吃饭去大饭店少了,去社区旁边的馆子甚至路边摊、大排档的频率明显增加。这样一来,和朋友还能联络感情,但开支的钱能够减少一大部分。比如,以前工作日的中午会和同事一起去网红牛肉拉面店吃一顿,面价格30元一碗还觉得合理,但今年已很少再去,觉得不值;日常消费也是能省则省,如翻看“闲鱼”找心仪的二手货。

朋友小D今年当了爸爸,不幸的是,他被大厂裁了。虽然拿到了一笔可观的赔偿金,可保证他一段时间的生活无虞,但一想到孩子每天的吃喝拉撒,初为人父的D还是感觉压力很大。其实,他在工作中已经很努力了,就算主管是个吹毛求疵、难以相处的人,他也一遍遍提醒自己,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因小失大,一旦在30+的年纪失业,后面找工作可能也不好找。结果,他们的项目经历了调整重组,整个部门被撤,主管和他们一起失业。

小C告诉我,在找到合适的工作之前,他都回不到以前那种“随便花钱”的阶段,人也仿佛一下子变得“成熟”起来。

买车

对我的家庭来说,2023年最大的一笔开支是买了一台车,各项费用加起来近40万。

说起买车的原因,主要是妻子上班有十几公里远,平常骑电瓶车时间长不说,还得忍受日晒雨淋,特别是刮沙尘暴、下雨天别提多遭罪了。从亲戚那儿借了十几万,一次性付完车款。

买车之后的烦恼,并不比买车之前的少。像那台车,每年租车牌就是1.5万,保险8千,再加上停车费、加油费、保养费之类,基本上是“车轮一响,钱就哗啦啦流淌”。每周还有1天要限牌,她觉得坐地铁转来转去很麻烦,同时居然又有些开心——至少那一天能省下油钱和停车费。

刚买完车不久,就遇上了一波电动汽车打折促销,无论是折扣力度还是车辆性能,都格外让人心动,当时不免有些后悔。去年油价“十涨十二跌”,总体上看价格下降了50元每吨,但其中有段时间油价是接连上涨的,妻子每次开车都念叨油价好贵,加油还要等到晚上9点以后,只为享受加油站的折扣。每次等她半夜才到家,我就笑话她不如骑电瓶车,像我每天充电也就1块钱,完全不用考虑价格,想充就充。但是前段时间北京暴雪,不少电车遇上隐形车门上冻打不开、续航里程大幅下降等问题,而她的四驱车开得很稳当。她那时还是庆幸自己买了油车的,至少极端天气和长途驾驶还是有优势的。

为了攒钱还债,我们都得勒紧裤腰带。我平常花钱本就不多,出去吃吃喝喝也少,所以感受还不强烈。于妻子而言,才有“断崖式”的消费降级观感。比如,以前我们经常去外头吃炖大鹅,现在改为请父母从老家杀了大鹅寄来。吃了几次就发现,其实在家做饭还是挺好的,不用去店里排半天队,干净卫生不说,成本还特别低。

妻子的化妆品,也从外国品牌转为国潮,买东西从天猫转战淘宝再转战拼多多,怎么优惠怎么来。过去收了快递,看都不看就把快递盒丢掉了,现在还会拿起里面的小卡片,按照上面的提示进行“五星好评”操作,以领取2-5元的红包补助。妻子说,虽然这些看起来不起眼,但日积月累之下就是一笔可观的数字了。

我们准备在买车一年时,把所有的外债都还完,目前看这计划推进得还算顺利,已经还了70%。

大闸蟹自由?

朋友小E是一位家庭主妇,平时爱逛商场、超市,买买买是她最大的爱好。她发现,其实今年很多商品的价格比原来低了不少,像往年要68、78元一只的大闸蟹,今年居然只要28元;白菜也是卖出了白菜价,猪肉的价格比往年有很大的下滑,海鲜价格也变得“亲民”了。但据她观察,这些货物并没有出现销售火爆的现象,市场相对而言还是显得比较平淡。大闸蟹她也只买过两回,一次买12只,让一家人吃得过瘾,但后面也没舍得再买了。

在小E看来,现在不少人觉得挣钱更难了,非生活必需品能省就省了。“就算大闸蟹再便宜,也得花钱买,不买的话不是最省钱吗?”

而对很多深圳人来说,他们见证了奇特的一幕,那就是反向带货忽然就火了。

因为疫情,深港关口3年多时间里都执行着严格的管控措施,放开之后每到周末,深圳的大型商超都会人满为患。像在重阳节3天假期里,港人“北上”的总数就超过100万人次,而香港人口总数也仅逾700万。在港人的抢购清单里,大闸蟹名列前茅,因为内地的价格不过是香港的1/3到1/10,实在是太有竞争优势了。暴利之下,甚至还出现了从内地向香港的大闸蟹走私。

几年前,小E也常周末坐地铁前往香港买些日常生活用品。在她看来,香港的一些东西不但价格便宜,而且质量还有保证,多买上一些就够值回地铁票价了。这几年因为疫情再也没去过香港,结果现在商超反被香港人“占领”,有时她去山姆也买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当初去香港担心被歧视、被坑的忧虑一扫而空,内心滋长的,是作为深圳人的自豪感。

小样大作用

“不是名牌买不起,只是小样更有性价比。”刚刚过去这一年,领取小样、使用小样在我的朋友圈越来越流行。

有天晚上,我回家之后看到妻子开起了“地下作坊”。只见她把一个个美妆品牌的小样都挤了出来,放在一个碗里,再用吸管耐心地灌到大瓶的化妆品包装盒中。我疑惑地问,用完了直接买瓶新的不就得了。她白了我一眼,才告诉我这些小样有的价格很便宜,有些甚至是品牌赠送的,只要收集得足够多,就可以自制一大瓶。这样一来,化妆品的品质没有下降,但成本就降了不少。

一位朋友告诉我,现在一些大型商场的一楼黄金位置,开了不少一线品牌店铺,但有些美妆店人旺财不旺,亏损太大,最终黯然退场。不少年轻人喜欢先“穷逛”一番,然后直奔隐藏在犄角旮旯的小样机领取小样。像广州北京路的某广场入口处放着3个小样机,从早晨10点到晚上9点,只要机器没被围栏围住,没有写上“今日小样已领取完毕”的标语提示,雷打不动有人排队,大家都觉得领到就是赚到。

当然,人类的悲喜并不完全相通,还有一些朋友,他们的消费并没有什么变化,甚至比以前花的还更多了。像小F,回答我提问时说是花钱少了,因为赚钱难了,但打开微信一看,其实全年的开支比以往多了不少,直接从9.4万升到16.5万。

她打开明细看了半天,才想起来过去这一年,经历了父亲的70大寿、侄女的婚礼和孩子的辅导班,方方面面花钱确实不少,但实际上落到她自己头上的开销,其实并没有增加多少,甚至可能还要紧巴一些。

尾声

2023这一年,越来越多的人在社交平台分享省钱的妙招,有不少网红介绍怎么低欲望地活着,还有人干脆以一种“苦行僧”的方式,买上几十个面饼、辣椒酱对付一个月的伙食。各有各的消费降级方式,各有各的活法。

长远来看,我相信大部分人的消费降级会是暂时的,大环境的复苏会一步步传导到每个人的身上,“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也会一步步走向统一。

13560189272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201号金泽大厦808室
COPYRIFHT © 2010-2020 广州市名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203057号
  • 这里是二维码